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风采 >> 正文

【师德特色活动】哲学系与宗教所党总支教工二支部“读经典,论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师之道’主题沙龙第三期活动顺利开展


  • 作者: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8日     文章来源:哲学系      点击:

11月24日下午,哲学系与宗教所教工二支部在文科楼162室开展了“读经典,论师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师之道’”主题沙龙(第三期)。活动由支部书记孙瑞雪同志主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本期主题沙龙围绕道家经典中的为师之道展开,选择了《庄子》的“大宗师”篇,《抱朴子内篇》的“勤求”篇,《太平经》的“五事解承负法”,《神仙传》的魏伯阳传、阴长生传等篇目进行了研读。在逐字逐句诵读并解释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党员们逐一发表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对道家师道思想现代启示的感悟。比如周冶同志说,自己在研读《庄子》文本时仍感到阅读困难,今后一定要加强研读经典的能力,精进专业技能。何江涛同志有感于《神仙传》中的道家师徒传道故事,认为老师和弟子都应该增加彼此的了解,尤其是学生选择导师应该深入了解老师的道德品质,以道德品质好的人为师。于国庆同志有感于《庄子》“大宗师”中关于真人的描述,认为如果一个老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能像道家的真人那样,有真才实学,在教学活动中能气定神凝、处事不惊,那么也会潜移默化地教育好学生。张晓雷同志认为道家对师徳要求特别高,老师不仅要有好的品德,而且应该效法天地生育万物而不自恃的大德。张丽萍同志则将《庄子》的“真知”与西方哲学中的truth(真理)联系起来思考,认为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言中西文化的师道精髓都是相通的,并进一步指出,《太平经》的明师与上善弟子同心并力致太平的思想实际上也是告诫老师,应该传授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知识。

此外,党员同志们还围绕道家道法自然、不言之教、师生互信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孙瑞雪同志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四川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明德楼347室
电话:028-85405390  邮编:610065